在对青少年的心理治疗工作中,父母是至关重要的一环,也是工作的难点。处理的好能大大推进治疗的进程,处理的不好,治疗随时都有中断的可能,治疗师们一定要注意把握好这一环。 先来说说这种结盟的性质。它是在治疗过程中,治疗师争取与接受治疗的青少年的父母最大程度的合作,围绕着心理治疗工作的核心对象——青少年展开。这里要区别一下,和父母的结盟,和我们与来访者的治疗联盟不同,它不是治疗的重点和主要内容,治疗的对象仍还是青少年,和父母结盟不是为了治疗父母。 那为什么要和父母结盟呢? 俗话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可见经济这件小事我们必须重视。青少年来治疗,买单的是父母。青少年能不能来治疗,能接受多久的治疗父母在经济上掌握着生杀大权,你说父母重不重要。 从治疗来说,和父母的结盟确实是青少年心理治疗的一个很重要也很关键的补充。青少年来接受治疗,通常也就每周一次或两次(每周也就一到两个小时),接受一周三次以上的精神分析的非常少,其他时间青少年还是要回到家庭中去。相对于青少年和父母相处的时间,治疗时间非常有限。青少年在治疗之外很大程度上还将受到父母、家庭的影响。如果能够将父母恰当的纳入到青少年的治疗中来,最理想的情况是,父母也能相应做出一些反省和改变,那么就有可能真正的为青少年提供一个治疗之外的矫正性、支持性的环境。这就像我们在医院接受了无菌手术之后,回家修养恢复的一段时间,还是要尽量避免伤口接触感染源,这样才能恢复的更快更好一样的道理。 和父母结盟,治疗师可以有机会引导父母如何恰当的支持和配合治疗。一些心理治疗临床研究文献显示,治疗师和父母的结盟质量越高,越能提高治疗的依从性以及更可能带来积极的治疗结果,对青少年的预后有帮助。治疗师与父母良好的沟通也能让接受治疗的青少年从中获益。 那应该怎样结盟呢? 首先,不难观察到一些家长倾向于合理化、正常化、缩小化孩子的问题。他们喜欢把孩子的问题具体化到几个轻描淡写的小问题上,比如说他们的孩子只是胃口不好了,或者睡眠不好了,坚信吃两天药就可以的;有些家长也会非常内疚,觉得孩子生病是自己的错,很自责;看到孩子遭受痛苦,挣扎无助,大多数父母也都不同程度的感受到自恋受损,从而感到愤怒和羞耻。青少年参与治疗所引起的父母的这些情绪,需要在治疗青少年的同时,甚至是从治疗的一开始,就要平行的进行处理。治疗师对这样的父母通常要共情到他们的痛苦和防御的需要,因为要承认自己的孩子有心理疾病是件非常折磨,难以接受的事情;承认孩子需要接受心理治疗极大的挫伤了他们的自尊心,让他们感到羞耻等等。共情到这个程度,通常功能较好的父母会开始慢慢能够卸下自己的防御、减轻对治疗的阻抗,逐步开始和治疗师一起面对孩子的问题。他们有可能会为治疗提供更多有用的信息,并且愿意做出改变以实际行动支持孩子的治疗。 另一个要注意的问题就是,在青少年的治疗里,无论什么时候,应尽量在青少年在场的情况下约见其家人。如果无法做到同时在场,也一定要提前向青少年承诺并保证,你和他父母的会谈内容你有义务告诉他,他有权利知道你们谈了什么。你要让他相信,你和他是一个阵营,一条战线的。这对于建立初步的信任关系以及巩固治疗联盟非常重要。这一步最好能够在初次会谈时就告知青少年和家属,并简要的解释为什么要这样做。然后也可以跟来访者和其父母事先告知,你通常会在治疗的某些阶段或者有特殊情况时,再次约谈他们。其他时候,你通常不会和他们的父母见面或交谈。这样做能极大的缓解父母被排斥在治疗之外的担心,但同时也让他们意识到他们无法随意影响和控制治疗,同时也能做到让青少年相信,你不会和他的父母串通一气试图操控他。 第三,结盟的分寸把握。 既要积极的结盟,又要聪明的保持适当的距离。时刻提醒自己尽量保持中立,但同时也需要发自内心的理解并接纳青少年父母的性格、能力上的局限性甚至缺陷。为青少年树立重新认知和体验现实、并逐渐接纳现实的榜样。治疗师的中立还体现在,看到父母的局限性的同时还要看到父母值得肯定的地方,甚至要赞美他们做的对做的好的部分。 在把握和父母结盟的分寸的同时,一定不要忽略了你最应该关注的是你和你的青少年来访者之间的治疗联盟。在这里,治疗师要对青少年的内疚感保持敏感和觉察。青春期是一个非常矛盾的时期,青少年一边极力想摆脱父母的控制,一边又为独立感到恐惧,也因为他们对父母也有着极为深厚的复杂情感,他们通常会因为对父母的愤怒感到内疚。为了缓解这种内疚感,青少年会将对父母的愤怒投射到试图共情他们的治疗师身上。特别是功能相对较差的来访者,会认为是治疗师对他的父母不满,或者试图离间他和父母的关系。为了表示对父母的忠诚(避免背叛带来的内疚感或罪恶感或可能的惩罚)转而和父母一起攻击治疗师,导致治疗联盟建立的失败。所以在治疗联盟建立之初,治疗师一定要非常谨慎和克制说青少年父母“坏话”或者和青少年一起说他们父母的“坏话”(这里指的是要谨慎直接向青少年指出他们的父母的问题或和他们一起批判他们的父母)。这一个细节以后机会我会在另一篇专门讲青少年的心理治疗中会详细谈谈。 对青少年的治疗常常是非常不容易的。很多青少年来寻求治疗也抱着要和父母对抗的初衷,而并非发自内心的认为自己需要改变。这样的青少年常常会以疾病要挟父母妥协。他们和父母之间随时可能产生矛盾,处处都暗含拉锯战,双方都试图影响治疗师,以控制局面。这时候治疗师是否能很好的处理这种微妙的关系,跟治疗师自身一些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 比如,治疗师是否自身也有未解决的亲密关系的冲突?这种未解决的内在冲突,通常会导致几种情况:要么是治疗师过度认同青少年,和他一起对抗父母,强化青少年分裂的防御机制,更加偏执的认为父母就是全坏的;要么过度站在家长的立场,因为恐惧分离和失控,无法共情和支持青少年想要分化和独立的愿望,无法帮助青少年整合爱恨矛盾的情感,导致青少年感动治疗师无法理解自己,最终失望或愤怒的离开,治疗以失败告终;要么治疗师在二者之间被来回拉扯,自身难保,青少年无法认同一个没有立场,软弱无力的治疗师,最终治疗脱落。 因此,要处理以上的问题,治疗师还需好好的修通自己。接受连续、规律的自我分析是正解。即使你的自我分析还没有帮助你解决你的内在冲突,但如果你已经对自己的问题有所觉察和思考,也能很好的帮助自己发现和应对这些治疗中的困境。至少不至于犯很大的错误,给你的来访者造成二次伤害。这是对自己也是对你的来访者负责任的做法。 最后一点要说的就是,治疗师还是要积极寻求专业的督导,最好是连续进行的。特别是在从业的前五年,可以帮助你把握好大方向,少走些弯路,既是对来访者负责,也是对自己的保护。当我们只缘身在此山中时,我们更加需要一个场外的旁观者,帮我们看清楚各种关系,给我们提个醒。在督导的过程中,你对案例的整理、思考、呈报,所有这些过程,都让你有机会重新理解一遍你的来访者。好的督导,就像指路明灯,常常在你以为山穷水尽疑无路时,柳暗花明又一村。 (原创文章,欢迎转载。版权所有,侵权必究。王晓彦,国家职业心理咨询师,卫生部心理治疗师中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