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家庭
家庭问题背后的故事

来源:网络转载  / 点击率:  / 发布日期:2018-12-01


每个人都是家庭这个系统的一部分,就像电脑中的软件,每个软件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承担着不同的任务,但是一旦系统出现了问题,所有软件的运行都会出现问题。

每个人的心理问题,不仅仅是他个人的问题。而往往是他所在的家庭系统中出现了问题。所以很多时候只看一个人,是很难理解他的问题所在,但是从整个家庭系统的视角去观察,很多问题都能够得到理解。

下面通过几个真实的案例,让我们来一同看看,从家庭和关系的视角出发,在家庭问题的背后看到了什么。

优雅父母的粗鲁儿子

四十岁的丹尼,把自己吃得肥硕无比,他衣冠不整,举动粗鲁,整个人都充满着一种对世界的愤怒,是个没有朋友的人。在家庭治疗的过程中,丹尼还在不断的吃着大包小包的食品,大把塞进嘴里,嚼的有声有色,碎末粘了满脸,掉了一身。父母虽然装作看不到,但是面上却还是掩不住的尴尬和蔑视之情。

但是令人惊讶的是,丹尼的父母却恰恰相反,父亲是医生,母亲是音乐家,二人都温文有礼,是十分注重外表与生活格调的人。有教养的成功的父母偏有自暴自弃的儿子,一切似乎是难以理解。

但事实上,在后来的咨询中,发现儿子并非一开始就自暴自弃,只是父母太过优秀,儿子长期的发觉自己完全没有办法满足父母的期望,渐渐的不止父母失望,他对自己也倍感失望,你们越好,就越显得我差。他自己说:活了40年,不记得有什么时候不是活在抑郁和低潮里。哀伤的父母设法不让儿子知道自己的失望,但是父母的失望却是儿子最熟悉的情绪。不合格的儿子渴望父母能够无条件的接受自己,但天下父母哪个不希望子女成龙成凤,起码也要能够承接父母衣钵。父子之情是浓的,但是父子之间又最容易因不同的价值观念而引起冲突。这结打得很深,很长远,有时甚至会传到下一代去。

丹尼用200多斤的身体,表达了他对所背负的失望的愤怒,用不断的吃来表达他对情感的需要,用粗鲁的行为表达他对父母优雅的决裂。内心深处始终在绝望地说着一句话,我永远成为不了你们爱的那个孩子。你们永远不会爱我。

叛逆的儿子沉默的父亲和焦虑的母亲

著名家庭治疗大师米纽秦,在被邀请到日本当地教授家庭治疗的时候,针对叛逆青少年做工作的过程中,他发现,这些所谓问题少年,在咨询过程中,大都沉默寡言,不但毫无反抗之力,连年轻人特有的活力也甚为缺乏。于是他说:“我找不到问题少年,我只见到一群过于听话的青年人。”在一个强调秩序尊卑长幼的文化大环境中,长期在长辈前的听话,私底下才需要胡作非为来宣泄自己。

这个家庭因为儿子不听管教而来进行家庭治疗,一家五口,父母和三个儿子,最大的十七岁,两个小的分别是十一岁跟八岁。母亲说:“每个孩子都不听话,但是最难缠的是十一岁的儿子亚荣,每天晚上督促他做功课,都必须经过好一番纠缠。”母亲滔滔不绝,亚荣低头不语,一问三不答。询问父亲有关儿子学习的意见的时候,发现这位父亲说起话来,和儿子一样腼腆,问一句答一句,咿咿哦哦,摸不着头脑。

母亲显然不耐烦家中四个男子的表达能力,抢着为他们回答问题。这是一个十分能干利落的女士,相貌宜人,说话伶俐,问题是她的表达能力越强,三个儿子和丈夫就越鸦雀无声。看起来似乎是一个强势母亲和四个被动男性的故事。

这位能干的母亲,白天要工作,晚上回家给儿子补三个小时的功课。十一岁的亚荣,白天上学,晚上还上学,完全没有自己的空间,哪有不造反的道理。

咨询师问大儿子:你是过来人,你觉得母亲这种恶性补习的方式,是否有效?大儿子静坐父亲身旁,举止言态和父亲十分相似,说话也一样的没活力。

但是他还是说:母亲太紧张了,他以前对我也是一样,弄得人人都不开心。

咨询师继续问:你是家中长子,既然知道母亲方法行不通,为什么不向她提出建议?

他低头不看母亲说:没用的,她不会接受意见。

母亲望着儿子说:不是这样的,只是你什么事都不肯向我说,我一个人要负起家庭全部责任,完全没有人可以商量……

咨询师询问:你丈夫呢?你不和他商量吗?

她不看丈夫,却忙着为小儿子整理头发。

丈夫说:太太有自己的主意,我很难插口。

母亲的教养方式完全不给孩子空间,丈夫和大儿子看得清楚,不用专家意见也知道这样的方法行不通,但是人人看在眼中,却都不肯施以援手,冷眼看着她急得头崩额裂,焦头烂额。

丈夫是建筑工地的管工,他说:我对地盘工人也是一样,每句话只说一次,他们不听我也没办法。

大儿子也附和:多说无益,对方听时自然会听。

这一家的两位大男人都是十分会省气的人,怪不得女人忙得团团转。这是一种互相训练的结果:一方越悠闲,另一方越紧张;一方越紧张,另一方就越悠闲。

咨询师笑称:你们夫妇二人真是奇妙,一个是一部开不动的老爷车,一个却是时速……

没等咨询师说完,妻子抢着说:一百六十公里!

大儿子低声说:安全驾驶为妙。

咨询师问母亲:你累吗?一个人开快车是否很无助

妻子点头不语。

咨询师对丈夫说:你是个懂得悠闲的人,能否教教你太太怎样休息。

丈夫赶忙说:教不来教不来,她连出去旅游都跟打仗一样紧张。

咨询师说:连你都不肯助她,怪不得她把精力都放在儿子身上。如果你不想亚荣十一岁就承受这种压力,你得想办法帮助她放松。

事实上,这个家庭的问题,却是一个被动,没有足够情感表达能力,回避型的丈夫,看着妻子忙碌,陷入问题和困境,不但不去帮忙,反而躲得更远,妻子越发无助,孤独,就越需要把儿子抓在手里,像老鹰抓小鸡一样,抓一个,跑一个,跑一个,抓下一个。儿子们都在学习父亲应对母亲的方式,被动的躲起来,绝不主动的表达。可以想见,将来他们也会找到一个能干的、焦虑的妻子,躲起来,继续着这一出戏剧。同时看着自己的儿子被妻子抓在手里,造就另一个自己。

强迫洗手的孩子

康康是个有非常严重强迫症的孩子,每天洗手三四十次,双手发白,皮肤浮肿。十六岁大的孩子,洗手成了他唯一的乐趣。儿子具有如此怪癖,急坏了父母,尤其是母亲,整个心系在儿子身上。每次康康去洗手间,母亲的眼睛恨不得越门而入。康康深知母亲苦心,每次洗手必向母亲报告,儿子的事变成母亲的事,母子之情,尽绕着洗手间而转,母子的对话,也全集中在洗手不洗手的话题中。

咨询师问康康:你何时最想洗手?

康康答:当我觉得很愤怒的时候。

咨询师笑说:原来洗手具有如此功效,我希望自己也可以照办。

随着咨询师把康康的怪癖正常化,甚至当成消怒良方,康康和咨询师开始越加谈笑风生。

康康说:我妈很关心我,什么都照顾我,她不知道,其实她自己更需要被人照顾,有时候过马路都会闯红灯。

小男儿话头一起,三句不离母亲。

原来康康的家庭曾是太空人家庭,为了孩子学业,母亲多年来在美洲过着陪太子读书的生活。如果不是儿子患上洁癖,她也不会决定带着康康回国内定居。太空人家庭的结构,实在奇异,大好家庭,天各一方,双亲变单亲,名义上是支持子女在异乡就读,实际上,一般母亲在国外的适应能力都比不上儿女。到头来,需要支持的反而是母亲自己。

成长中的孩子,反而要承受母亲的寂寞、无依以及迷失在异国中的惆怅。孝顺的子女,就往往会产生各种奇怪的心理毛病——一种令人费解的求助讯号。

康康就是一个好例子,十六岁的大男孩,却依附在母亲裙下,一点没有这个年龄该有的独立倾向,而且对母亲万般体贴,母子相依,而那位真正的丈夫,反而静坐一旁,完全没有插手的余地。

一个孩子要长大,终得脱离父母,创造自己的空间。而康康的空间,却只有母亲。

咨询师问康康:你有秘密吗?是否什么事情都让母亲知道?

康康摇头:我什么事情都告诉妈妈。

咨询师说:你已经十六岁,你喜欢洗手,洗多少次都成,只要你洗的高兴,但是,你能否不让母亲知道?

康康双眼焦急的看着母亲,洗手但是不告诉母亲,忽然洗手这个行为仿佛失去了意义。咨询师成功将父母头痛万分的怪癖,突然变成了一种母子关系的联系和表达。此刻,康康的行为终于能够被理解。

康康洗手,是为母亲而洗,为满腔情怀无处发落的母亲制造戏剧,让母亲有机会做观众,加入到互动中。康康的父亲,原以为辛苦经营让儿子获得最好的学习机会,不曾想反而造成妻儿变成一个连体婴,再也不能分离。

咨询师问父亲:这样下去,你怕不怕会失去儿子。

父亲惘然点头,望着已经发育成熟的儿子,才猛然警觉他已如同陌生人。再看着常年伴子不伴夫的妻子,更加令人担忧,因为妻子的关注,显然全部都在儿子身上。

儿子陪伴着母亲,在情感上担任了丈夫的角色,就没有办法做一个孩子应该做的事情,没有办法按他原先的道路成长。我们常常看到的小大人,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往往都是这种情况,家庭中父母角色的缺失,对家庭最为忠诚的孩子,必定会挺身填补这个空缺,牺牲自己的成长,维系这个家庭。和另一方的父母相依为命,难分难解,情感上再难独立。想要打破这样的怪圈,丈夫必须回到丈夫的位置,妻子坐在妻子的位置,孩子可以无忧无虑的做个快乐、幼稚、懵懂无知的孩子。


上一条: 家庭中的“定海神针”—曾奇峰

下一条: 多给家里老人打电话可防止他们焦虑

天津心宇心理咨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地址:天津市武清区黄庄街道泉水道与翠亨路交叉口泰合府小区20栋404